首页 >> 熔点仪

湖北基建考古硕果累累鄂州机场项目成文保典范之作激光管

2022-12-02 21:05:07 鄂州    

湖北基建考古硕果累累 鄂州机场项目成文保典范之作

原标题:扮靓重大工程 赋彩全面小康 湖北基建考古纪实

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,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,我省考古传出喜讯:作为继三峡、南水北调工程之后全省最大的文保项目,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(鄂州机场)文物保护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,考古成果丰硕。

我省文物资源丰富,近年在水利、交通、能源等基建考古方面硕果累累,文物工作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,助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。

鄂州机场建设核心区域文物点分布图

神鸟三足乌造型金饰

鄂州机场文物保护项目

我省基建考古典范之作

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(鄂州机场)(以下简称鄂州机场)是国家航空领域补短板项目,是我省一号工程。

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陈飞介绍,在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指挥部、鄂州市政府、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下,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、鄂州市博物馆等12家单位22支考古队伍,对机场建设核心区域内27处文物点实施考古发掘,截至2019年12月31日,实际完成勘探面积近90万平方米,完成发掘1.26万平方米,考古发掘工作圆满交卷。

考古会战热火朝天

确保项目顺利完工

重大工程工期紧张,考古时间的长短,直接影响着重大工程进度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称,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协调下,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前组织队伍,投入到该项目的文物保护及抢救中,鉴于时间紧、任务重,以该所力量为主导,联合11家有资质的单位实施合作考古,并委托专业机构和人员全程监理,聘请知名考古学家组成专家组予以指导。

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后,22支队伍迅速行动,组织精干技术力量,调配相关物资,及时进驻所负责的文物点,依法依规开展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。

加班加点、挑灯夜战是常事,考古现场可谓热火朝天。该文物保护项目监理、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世伟说,该项目规划科学,人员与经费保障有力,管理程序规范到位,监督检查措施得力,各发掘单位体现出高度责任感和专业精神。经80余天考古大会战,发掘任务在省政府规定期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,并通过了项目专家组及主管部门的验收。

高科技考古、多学科考古

十八般武艺都用上

我省基建考古树立课题意识,围绕长江中游文明进程、矿冶考古、青铜文化等学术课题,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开展多学科研究,取得良好效果。

以鄂州机场文物保护项目为例,考古发掘中动用了多种先进设备,使用无人机、RTK等设备航测;使用绘图软件建立地理信息系统;采用三维扫描仪完成每个墓葬的三维影像记录;采用便携式光谱测量仪检测土壤元素及出土遗物元素含量信息等。

此外,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部及时前往发掘现场,进行多学科的样品提取与数据检测分析。冶炼遗址发掘中,冶金考古人员对冶炼遗迹进行样品提取与数据检测;环境考古人员对土壤微元素进行检测分析,对窑炉及红烧土烧成温度等进行实验室分析;植物考古人员充分选取土样及陶器样品,对遗址内植物、古人类生活残留物遗存进行实验分析。瓷窑发掘过程中,专业人员现场提取样品后,对陶瓷器进行烧成温度、产地、工艺、釉料成分、釉料产地等方面实验分析。

多学科发掘和科技手段在田野一线的广泛应用,使现代考古工地显得比较‘炫酷’,十八般武艺全用上,比‘一把洛阳铲走天下’的时代有很大进步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一代考古人李晓杨说。

考古成果丰硕

为三国古都名片增色

此次鄂州机场文物保护项目,发掘出土文物数量多,类型丰富,学术价值重大。据不完全统计,共发掘墓葬183座、窑址20座、灰坑10处,出土青瓷、陶、铜、铁等各类重要文物800余件,标本近万件。

主要收获是发掘了一大批数量众多的六朝墓葬,出土大量精美金银器与瓷器。其中,对边山墓群、梅家湾墓群等发掘的大型东晋墓葬,等级较高,出土的三足乌金饰等多件精美金器,具异域工艺风格,意义重大。贺世伟教授认为,三国、两晋时期,武昌地区乃至整个江南对外文化与经济交流相当繁盛。此外,吴小桥湾墓群出土一枚军司马铜印,也是本次考古重要发现,专家推测当时鄂州或存在一定军事组织。

除六朝古墓外,本次考古还发掘多处唐宋窑址和手工冶铸遗址。其中,余家山唐代龙窑为湖北地区罕见。朱家咀唐宋冶炼遗址发现2座窑炉基底及其附属的柱洞遗迹,这类比较完整、 功能互补的组合遗迹,在我国冶炼型遗址中不多见。

随着基建考古推进,文物资源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、壮大文化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鄂州市博物馆馆长秦昌林称,本次发掘一大批六朝墓葬,出土大量重要文物,对研究鄂州古代历史文化、丰富鄂州地区的文化底蕴,具有重要意义。

方勤称,三国时期,吴王孙权定都武昌(今鄂州),鄂州三国遗迹、文物丰富,也是我省唯一曾做过都城的城市。此次一大批包括三国墓在内的六朝墓葬的发掘,从多方面再次证实鄂州在三国时期的重要地位。这些基建考古成果,为当地进一步擦亮三国古都这张历史文化名片提供重要契机。

拓片(东晋纪年砖)

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考古出土珍贵琉璃、玛瑙串珠

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考古

提升一号工程内涵

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,是2015年省政府一号工程,也是当年全国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之一。它的建成极大改善鄂北地区长期缺水状况,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。

多项重要发现 填补资料空白

本次考古发掘所获遗物的类型和数量非常丰富,据不完全统计,33处文物项目点发掘出土文物超过5万件,其中较为珍贵的小件文物有2360件,涉及日用生活器、生产工具、建筑器具、丧葬用器等各方面,体现了各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。

其中,襄阳襄州区发现的燧石石器,弥补了当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;老河口杨庄元明遗址发现大量来自龙泉、景德镇的精美瓷器,首次以考古发掘揭示这里可能是古代贸易通道上的重要集镇;广水大汪家湾墓地发现北周到隋代墓葬,出土琉璃、玛瑙串珠,为湖北省首次发现,揭示了这一时期当地与西北少数民族存在交流。

1.7米到8.5米 东周到元明井深变化大

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田野考古项目,原计划工期要6个月,经周密安排,4个月内完成,将考古发掘用地提前交付建设单位施工,得到各方高度评价。

其间,考古发掘过7口水井,4口东周时期的,1口汉代的,1口元明时期的,大部分分布在鄂西北地区,仅一座分布在偏东的随县。水井多采用土坑砖壁的方法建成,井的深度从1.7米到8.5米不等。东周以来,水井的深度逐渐加深,说明当地缺水的状况逐渐加重。

这几口水井的发掘,为了解历史上鄂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,也增强了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实施的历史意义,提升了工程内涵。

出土一批金银器、瓷器的六朝古墓

遗迹完整的宋代窑址

武襄十高铁考古

进一步证实随枣走廊历史意义

湖北地处长江中游,得九省通衢之便利,铁路、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项目众多。近年来,配合铁路建设实施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武襄十高铁、蒙华铁路、郑万高铁湖北段等近10项。

其中,武襄十高铁是武汉至西安快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将是沟通华中与西北地区、东南沿海的国家战略大通道。文物调查发现涉及文物点42处,发掘工作取得巨大成果,共发掘清理出自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墓葬164座,另有大量房址、窑址、井、灶等遗迹,出土数量众多的各时代陶、瓷、铜、铁、金、银、玉、石、玛瑙等材质的文物,为研究湖北地区历史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。

巧的是,武襄十高铁这条交通要道,与古代随枣走廊有部分重合。本次苏家河遗址等遗址的发掘,对探讨随枣走廊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研究价值,进一步证实随枣走廊是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与经济交流通道。

来源:湖北日报

文中内容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!

沈阳检查输卵管造影哪家医院好

佛山男科医院

毫州好的治疗早泄医院

昆明哪个医院产检好

杭州的皮肤医院排名

友情链接